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历经30 多年风雨历程,为中国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技术水平与美、欧、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实践证明,技能型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是先进制造业竞争的最重要因素,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大国工匠”,建设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从总量和结构看,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仅占5%, 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 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 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体制机制看,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评价机制不合理,激励保障体系不健全,技能人才普遍存在发展通道不畅、待遇偏低、地位不高等问题。从社会氛围看,“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不佳。

为培养千千万万“大国工匠”,助力“中国制造”升级,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分工的内容,职业能力建设系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技能振兴行动。紧紧抓住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争取对技能人才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要大力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培训项目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国工匠”。选择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集中的城市,探索建设国家技能振兴改革试验区,创建国家技能城市,探索积累改革发展经验,推动实施技能振兴行动。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十三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企业的职工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使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得到至少1 次技能提升培训。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构筑广覆盖、高层次、多形式的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建设职业训练院。组织实施“春潮行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和转业转岗培训工程,提升重点就业群体能力素质。开展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十三五”期间实现技能振兴活动在地级市的全覆盖。加强创业培训工作,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开发职业培训包,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改革评价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当前,学历文凭仍然处于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对技能人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务之急是健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进程,进一步突破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基础扎实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探索创新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和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建立岗位使用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推动解决高技能人才在公务员考录、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享受相应待遇政策问题,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总之,就是要给广大技能人才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让技能成就梦想照进现实,让“技能中国”响彻中华大地。

三是以技能竞赛为舞台,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是促进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形成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以国内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激发技能劳动者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促进提升我国技能人才的水平。要全力备战第43 届世界技能大赛,力争取得更优异成绩。要打造“中国技能大赛”品牌,持续扩大技能竞赛影响力。

四是提高待遇水平,加大表彰激励。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使广大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匠成为我国中产阶级的主体。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工作,提高奖励标准,扩大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数。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励办法,使其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出国进修、休假、体检等方面享受与工程技术人员同等待遇。指导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奖励力度,并按照有关政策落实相应待遇。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特别是对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要加大精神和物质奖励力度。总之,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加大表彰激励力度,让技能人才享有体面、令人羡慕的待遇,让全社会的人都认识到:职业有分工, 地位无高下,技能人才受尊重。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技能中国”“中国大能手”“走基层、技校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各地“十三五”期间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大力宣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大国工匠”的事迹,弘扬“工匠精神”,树立职业英雄,形成广泛关注和支持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将“行行出状元” 的理念播撒到全社会,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