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孟加拉施工小记 
 
       阳春三月,和风煦煦,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徐帮学带领周树春焊接工程队的10名队员从攀枝花踏上了前往孟加拉的全新征程。此次,他们要完成的是该焊接工程队成立以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突击孟加拉AKS电炉炼钢项目氧气站的设备及管道焊接。
       制氧站的核心——冷箱空气分离系统在中国十九冶近年的施工纪录中还是空白,内部尚无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技术人才出现断档,加上该氧气站项目又是由世界气体行业的龙头——BOC公司设计供货,施工标准之高,质量要求之严,必须配备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焊接作业人员。


临危受命 整装集结赴孟国
      1月底,当人们都期盼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时,孟加拉现场氧气站却传来亟需高技能焊工增援的消息。由于氧气是一种易爆的高危险性气体,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在试车或投入运行时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爆炸。所以,BOC公司及业主要求,承担氧气站设备及管道焊接任务的必须是经过GL或BV国际认证的焊工,而且站内所有的铝管、不锈钢管和碳钢管道的焊接均要求100%探伤检测。面对BOC公司突如其来的通知要求,项目部一方面抽调现场的专业焊工在孟加拉当地进行GL认证的测试,一方面请求集团公司协助组织焊工队伍在国内取得BV认证。
      在“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筹备成立之时,准队员们就已接到出征孟加拉的命令。因此,在接到来自孟加拉的增援请求后,周树春及其团队迅速召集了准队员们,不到十天就完成了对现场材料的材质分析,吃透了BOC公司所要求的ASME标准,并进行了多次焊接培训及实验,赶在春节前,在BV工程师见证下分别完成了铝管、不锈钢管和碳钢管道,以及铝板试件的焊接。年后,周树春焊接工程队经过紧张的筹备正式宣告成立,对年前完成的试件的检测分析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在经过了外观检测、射线探伤检测以及力学试验等测试后,参与考试的10名队员均取得BV认证,并在BV工程师的现场指导下完成了中英版的相关资料。
      3月1日,由中国十九冶4名焊接高级技师和6名入选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国家集训队队员组成的“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孟加拉作业队在攀枝花举行了出征动员会。动员会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潇即兴赋诗一首鼓励出征队员:“出征孟加拉,捷报早传家;首战似猛虎,归程戴红花。”队员们也在焊接工程队的队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庄重承诺:“保证完成任务!”当晚,队员们即登上了南下昆明的火车,踏上出国的征程。


处变不惊 攻坚克难办法多
      到达孟加拉现场的焊接工程队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现场的实际条件仍然让信心满怀的队员们放不开手脚。由于BOC的现场工程师迟迟不能到位,对管道预制和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一直不够明确,业主对于我们需要完成哪些程序,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也一直没有明确回复,大规模的焊接无法开展。焊接工程队只得分出一部分人去完善氧气站的钢结构,一部分人配合业主对具体的焊接程序和资料进行梳理,并现场进行焊接测试。
      在最初的铝管焊接测试中,焊缝始终存在气孔,这让领队徐帮学万分焦急。BOC公司现场工程师即将进场,管道预制工作即将开始,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制氧站工作全面停摆。为了尽快找出原因,徐帮学带领着他的团队在闷热的集装箱中轮番上阵,反复试验焊机性能,也同远在北京的周树春联系交流,最终确定问题不在焊机和焊接手法上。随即徐帮学把突破口转移到氩保护气上,经过多次测试,发现是氩气纯度不够,原有的送气方法不能满足焊接需要。在将送气状态改为常通气后,气孔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在正式开始管道预制和设备安装后,更多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管件与直管壁厚不均,错口较大,按照常规方式组对焊接,不可能通过射线探伤。徐帮学和他的团队经过现场分析,决定采用增加组对间隙的方法解决错口问题。甲方加工制作的冷箱外壳由于材质问题,在吊装前发现了许多裂纹,为了保证安装质量与安全,焊接工程队主动提出协助整改,将裂纹处打磨后重新满焊。现场配置的氩弧焊机的高频引弧始终达不到要求,专业焊工们在兄弟单位电装分公司的配合下,自己对焊机的参数进行调整。
      BOC现场工程师到位后,对焊接工艺和资料填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领队的徐帮学不仅要首先掌握BOC的要求,并向队员们进行传达与培训,还要对队中缺少经验的年轻队员言传身教。尽管BOC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氧气站管道预制所有焊缝一次性合格率达95%以上。现场配备的年轻技术人员对焊接专业不够熟悉,徐帮学又亲自承担了焊接资料的填报。在空余时间,他也去指导兄弟单位的其他焊接工作。正是这样的团队协作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成就了代表中国顶级焊工水平的“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

集思广益 归纳总结出成果
      面对氧气站这样一个高危险、高标准的工程项目,想要安全优质地完成,必须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在孟加拉AKS电炉炼钢工程氧气站施工中,来自周树春焊接工程队的焊工、武汉分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工、电工等专业工种,以及外聘的专家相互配合,遇到困难从来不会“等、靠、要”,总是积极协调、集思广益、创造条件。
      在5月份的一次拍片检测中,25张片子中竟有12张存在或大或小的阴影,让氧气站团队十分震惊。团队负责人张超立即召集所有技术人员商讨问题所在。经过对每张不合格片子的分析对比,发现所有的不合格处都位于内部衬圈的某一部位,由于不锈钢衬圈是成品供货,安装前无法检测是否合格。我方提出将衬圈取出后重新进行拍片,但甲方始终认为是焊接质量问题,不同意重新拍片。经过与甲方开专题会讨论,并据理力争,甲方最终同意取出衬圈后重新拍片,结果全部合格。这次事件,促成了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对不同口径的铝合金氧气管道(加内衬与不加内衬)的焊接工艺的研究,并进行总结形成了科技成果。
      “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出征孟加拉,以过硬的技术、不懈的努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风险最高、要求最严的站内管道焊接中,通过与世界知名的BOC公司的成功合作,为中国十九冶填补了氧气站建设的空白;为中国十九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氧气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总结;为今后氧气站的施工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也为中国十九冶的工程业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用高超的焊接技艺向世界证明中国焊工的卓绝风采,也让世界看到,有他们的地方就会有璀璨的焊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