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对企业的影响
竞赛3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
编者按:
长期以来,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承办了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他们办成了一届“有特色、不逊色、出成绩”的竞赛。
竞赛活动推动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三连冠”选手均出自十九冶,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工程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工程中,实现了高精度焊接,近期央视在纪录片《共同的建造》中播出了相关内容。
作者长期从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他们的回忆文章一定会使读者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受到启发。
难忘的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对企业的影响
(中国十九冶 李潇 刘莉)
从1993年开始,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以下简称“焊协”)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整整三十周年了,虽然我们加入较晚,但也亲眼见证了焊协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奋进、砥砺前行,也有幸参与协办了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这次竞赛对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冶”)、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九冶”)意义重大,对中国十九冶的人才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每念及至此,十余年前职业技能竞赛的一幕幕场景便浮现眼前……
一、精心筹备大赛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焊协联合主办,中国中冶承办,中国十九冶协办的国家二类竞赛。受中国中冶委托,中国十九冶是首次协(承)办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得到了全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力争将本次比赛办成一届“有特色、不逊色、出成绩”的大赛。作为协(承)办单位的中国十九冶,在当时可谓“一穷二白”:一是没有协(承)办全国大赛的任何经验;二是协(承)办大赛的场地、设备皆不具备条件,焊工工位、冷作钣金工工位不符合竞赛标准;三是要负责中国中冶参赛队选手的选拔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2009年12月25日,本届大赛筹备工作第一次专题会议在攀枝花召开,会上部署了大赛筹备工作进程,明确了相关单位责任分工,以及参赛选手选拔集训等工作;成立了竞赛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筹备工作办公室和综合协调、会务及赛事联络,后勤服务、文秘宣传,安全应急保障,场地设备保障六个小组,全面启动赛事筹备工作。
在中国中冶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十九冶充分利用技工学校原有场地和设备,首先着手改造办赛的硬件,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新建实训大楼、人行天桥、开幕式塑胶运动场等;改建了焊培中心,竞赛焊接试件拍片检测探伤室,全面整治赛事举办地周围的绿化、亮化工程;将十九冶机械厂厂房拆除异地重建,建成有国家级标准焊工实训工位50个的全国一流现代化焊工培训基地,西南最大的冷作钣金工放样教学平台等。同时,同步完成中国中冶焊工及冷作钣金工参赛选手的选拔,中国十九冶的刘刚、二十二冶的吴振坤、宝冶的田浩组成焊工队,中国十九冶的刘定律、关英俊、殷受平组成冷作钣金工队代表中国中冶参赛。
二、公平公正办赛
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与往届相比有几个方面的不同和创新:一是焊工比赛题目难度增加,除传统比赛项目外,增设了铝镁合金的有色金属氩弧焊,仰板焊条电弧焊也增加了跨越障碍板的操作难度;二是对接世界技能竞赛项目,将与焊接工程质量相关的上下游工种结合起来,首次开展冷作钣金工项目比赛,有利于推进工程建设系统“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借鉴上一届技校队参赛的成功做法,继续增设技校队操作技能竞赛项目,为工程建设系统培养焊接等后备技能人才,以及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储备人才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所有这些,为我们筹备和办赛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至2011年2月底,本次职业技能竞赛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从报名情况看,共有来自全国石油、石化、化工、冶金、建筑、机械、电力、水利、煤炭、解放军总装部10大行业和山西、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5个省、4支技校代表队的顶尖焊工、冷作钣金工130余人参加此次大赛,两个竞赛工种的78名专家裁判,均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确保了本次大赛的高水平、高质量执裁。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3月25日,比赛试件在赛事组委会监察仲裁组、裁判等人员的监督下,经专家检测后密封入库;3月26日晚,各参赛队选手进行60分钟的理论考试;3月27日在大赛组委会、裁判、领队、选手、观摩团等监督下启封赛场和试件,各参赛队选手抽签确定比赛场地。为了保证选手在比赛时不受外界干扰,组委会和裁判组对比赛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允许现场观摩,每一名选手的操作全流程都被视频记录,并同步传输到裁判区、观摩室,每一个过程都受到裁判和观摩团的监督。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中冶荣获焊工团体第一名,中国石油代表队获冷作钣金工第一名,中国十九冶技校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三、大赛带给我们的影响
此次大赛,焊工项目比赛最引人注目,不仅因其是竞赛的传统项目,更因其是具有众多从业者的工程建设系统竞赛而被各界重视。中国中冶除获得焊工团体第一名外,还包揽焊工个人总成绩的前三名,这是作为冶金建设行业排头兵的中国中冶首次获得的最好成绩,打破了该项赛事长期被其他优秀行业垄断的局面,之后中国中冶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上又连续获得焊工比赛团体第一名或个人冠军,奠定了在该项赛事上的“龙头”地位。而中国十九冶作为中国中冶参加该项赛事的主力军,更是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找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制定了“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走上了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协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企业跨入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
影响一:加强了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这次协(承)办大赛,积累了办大赛组织经验,形成了办好大赛的一整套系统组织流程。其后我们又多次承办省市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先后成功承办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四川省职工职业竞赛天车工决赛、四川省总工会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省焊接、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选拔赛、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冶金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起重工决赛、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选拔赛等高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同时还积极组队参加中国中冶、中国五矿以及全国、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和国际邀请赛,共获得20个团体第一名,获得冠军55个,亚军32个。中国十九冶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和中央企业职业技能竞赛先进单位;二是充分利用本次大赛留下的场地、设备等宝贵财富,不断改造和完善,将企业具备施工生产技能经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调入技工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使技工学校软、硬件有了较大变化,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十九冶技工学校成功完成从技工学校到全国中职示范校、再到技师学院的“三步”大跨越,从此以后,技师学院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及中国十九冶职工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及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及四川省世界技能竞赛焊接、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集训基地。三是在中国五矿、中国中冶及四川省、攀枝花市人社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中国十九冶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培训—鉴定(竞赛)—使用—激励—待遇”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高技能人才占比逐年显著提高,“大国工匠”人才辈出。通过十余年不懈努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数42%以上,培育造就了以周树春、刘建川、苏惠明等为代表的焊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建筑金属构造等主要专业技术工种的工匠集群,公司现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世界技能竞赛冠军3人、亚军1人,全国技术能手37人(占四川省全国技术能手12%,占中国中冶全国技术能手48%)、省部级技术能手102人。中国十九冶先后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四川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中冶集团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影响二:推动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十九冶探索建设“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协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共同发展”的机制,形成了从技能人才的“高峰”效应聚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的“高原”效应。一是我们充分发挥领军人物及大国工匠积极作用,以创建国家级“周树春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不断积累建设经验,通过“复制建设经验,覆盖主要工种,辐射基层单位,服务施工生产”的“4F”发展机制,又相继在焊工、铆工、工程测量等7个专业技术工种上建立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6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企业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技术研修,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带徒选拔的重要平台,是培养技能、技术人才的有效载体,在企业开展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经验运用在专业技术科研平台建设上,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创建了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中冶集团管廊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路桥研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通过复制技术工种职业技能竞赛经验推广到公司主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财会、工程造价、BIM技术、质量管理、安全工程”等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截至目前,中国十九冶已举办六届职业技能竞赛,从伯乐“相马”到“赛马”,发现和使用一大批各专业骨干人才。通过培育“市政房建、工业工程、国际工程、道路桥梁、装备制造”五个人才基地,打造“三个层级、八支人才队伍”。十余年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让“西部铁军”焕发勃勃生机,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专业体系不断增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量质齐升。截止目前,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8人,冶金建设高级管理专家等各级各类专家50余人,注册建筑师、岩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电气及暖通工程师等1500余人,高级、中级职称人员占全部在岗员工的32.4%。
影响三:企业社会影响力综合实力增强
其一,企业影响力增加。中国十九冶员工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首金,并荣获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三连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事迹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四《焦点访谈》川日报、中央电视台一套《焦点访谈》栏目、八套、中新网、中工网等知名媒体对中国十九冶的大国工匠进行了报道宣传,同时,中国十九冶对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及时总结,分别在国家、省、市及行业研讨会、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施工企业以提升竞争力为目的技能人才培养》获国家第二十二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探索实践》《大型施工企业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人才队伍培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型施工企业基于“4F”发展机制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从技能兴企到为国增光——中国十九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纪实》等成果分别获四川省、攀枝花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特等奖、一、二等奖,以及攀枝花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攀枝花市社科类一等奖,多篇论文在ISSN、CN等行业刊物上发表,企业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增加。
其二,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十余年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企业各方面长足进步,中国十九冶施工的越南台塑高炉项目、成都二环路高架项目、泸州二环路项目先后获鲁班奖,越南台塑高炉等十余个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还有一大批项目荣获“蓉城杯”、“楚天杯”、“春城杯”等省部级奖项。公司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增长,新签合同从2011年底的80.27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93.10亿元,营业收入从2011年底的83.6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0亿元,利润从2011年的1.6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7亿元,中国十九冶先后荣获中国中冶、中国五矿跨越进步奖、突出贡献奖,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四特九甲”企业,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十九冶荣获四川省、中国五矿、中国中冶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十余载。回想举办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正是我国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那一年,迄今为止,中国已连续参加了五届世界技能大赛,从参加第41届世技赛获得一枚焊接项目银牌开始,到第45届世技赛金牌、奖牌数遥遥领先,焊接项目成为中国参加世技赛的优势项目,与其他三个项目一样获得“三连冠”,不得不说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是该项目夺冠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及奠基石的作用;不得不佩服大赛组织者、主办者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
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项目从国内走向世界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在昨天刚刚结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十九冶的选手又包揽焊接项目国赛精选、世赛选拔的前两名,第十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的影响在延续,相信这种影响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