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奖章”获得者、“95后”焊工弃高薪:在48℃的车间吃苦是成长必需品



人民网北京5月5日电   1995年出生的曾正超,是攀枝花中国十九冶工业建筑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然而普通的岗位上,他却有着不普通的成绩。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他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焊接项目金奖,为中国实现了该项赛事金牌零的突破。 【访谈全文】


5月5日,曾正超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青春与使命”为主题,与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历。


谈“吃苦”:“焊光灼伤的疤痕是成长必付的代价”


“像我们焊接的话,首先要能吃苦,也要比较听话的那种。”


“吃苦”,是曾正超做客访谈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而95后,在公众眼中的,似乎带有着“最不能吃苦的一代”的标签。


曾正超说,夏天时,培训车间高达48℃,却还要穿很厚的防护服。据了解,在集训期间,曾正超的教练和选手们吃住在一起。每天选手6:30起床,6:30~8:00会进行40分钟以上的体能训练,8:00开始焊接技能训练,基本每天都要训练到晚上十一二点,每天在技能上的训练不会少于12小时。单件焊接、低碳钢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件和不锈钢结构件4个模块都是他必须准备的项目。


在培训的过程中,铁水高达2000度,铁水掉下后会穿透他们的防护服,直接烫伤皮肤。曾正超身上、手臂上就有无数被焊光灼伤后的疤痕。然而他说,“这是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谈兴趣:放弃企业高薪,回校继续做“匠人”


“现在国内焊接技术工很缺乏,我喜欢当老师,这样更有意义。”


2015年大赛归来,曾正超的成绩有目共睹。一些企业拿出高薪,想把世界冠军请进自己的企业。曾正超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他想赚更多的钱来改善父母和自己的生活,而另一方面是培养了自己的学校。经过深思熟虑,曾正超选择了后者,回到学校,期望和师弟师妹再创佳绩。


曾正超的爱好不只是焊接,在巴西期间,参赛选手在一起联欢时,他表演了自己擅长的双截棍,来了一段中国功夫,惊艳了全场。老外选手称中国队还派出了一位“武林高手”。


在“工匠精神”被提倡的今天,95后的曾正超在访谈最后,对“青春”做出了这样的定义:“我觉得青年时期就应该要努力奋斗,奋斗过的青春才最美丽。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收获时的喜悦。”